广义收入分配:现象、理念与核心价值
幸强国
摘要(Abstract):
我国弱势群体的基本原因之一是收入分配存在差异,两极分化的结果。弱势群体可以界定为基本利益受到一定损害,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均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笔者提出一个理念:广义收入分配。广义收入分配包括收入、福利和其他财富的分配。其中,关于其他财富的研究尤为重要,是一个典型的政治经济学问题。广义收入分配的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要实现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必须培植公平正义的土壤,必须经过长期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关键词(KeyWords): 弱势群体;广义收入分配;公平正义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幸强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怀默霆(Martin K.Whyte).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社会学研究[J].2009(1):96-120
- [2]孙明.市场转型与民众的分配公平观.社会学研究[J].2009(3):78-88
- [3]王小鲁、樊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研究[J].2005(5):24-36
- [4]周云波.城市化、城乡差距以及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变动——收入差距倒U形假说的实证检验.经济学季刊.2009(4):1239-1256
- [5]王亚芬,肖晓飞,高铁梅.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财经问题研究[J].2007(6):65-71
- [6]白重恩,钱震杰.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分析(英文).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Social Sciences in China)[J].2009(4):179-205
- [7]方福前.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分省数据(英文).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Social Sciences in China)[J].2009No.321-40
- [8]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U型规律(英文).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Social Sciences in Chi-na)[J].2009(4):131-153
- [9]封进.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J].2004(4):55-63
- [10]刘国恩,赵晶.解读新医改:全民医保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根本途径.理论导报[J].2009(5):22-23
- [11]冯仕政.重返阶级分析-——论中国社会不平等研究的范式转换.社会学研究.2008(5):203-228
- [12]卜祥记,张飞岸.哲学的在场与经济学的立场——“面向共同未来:经济学与哲学对话”全国学术研讨会述评(英).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Social Sciences in China)[J].2009(3):73-89
- [13]俞吾金.培植公平正义观念的文化土壤.中国社会科学[J].2009(1):51-56
- [14]幸强国.法律认知层次刍议.四川师范大学学报[J].1995(3):8-12
- [15]李丁.经济危机与社会脆弱带.科学对社会的影响[J].2009(1):10-14
- [1]引自参考文献[1],第97页。
- [2]关于孙明的详细观点,请参阅参考文献[2]。
- [3]引自参考文献[1],第97页。
- [4]同[3]。
- [6]关于王亚芬等人的详细观点,请参阅参考文献[5]。
- [7]关于周云波的详细观点,请参阅参考文献[4]。
- [8]引自参考文献[6],第179页。
- [9]关于方福前的详细观点,请参阅参考文献[7]。
- [10]关于李稻葵等人的详细观点,请参阅参考文献[8]。
- 关于封进的详细观点,请参阅参考文献[9]。
- 关于新医改方案的精神和刘国恩的详细观点,请参阅参考文献[10]。
- 引自参考文献[3],第33页。
- 关于冯仕政的观点的准确理解,请参看参考文献[11]。
- 关于卜祥记、张飞岸在综述中表达的思想观点,请参看参考文献[12]。
- 关于俞吾金论述公平与正义的思想,请参看参考文献[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