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社会

2022, (01) 65-83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科学管理的“实证性”批判——国际压舱水排放标准的“理性”剖析
Critique of Positivism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On the rationales of international ballast water discharge standards

孙亚君

摘要(Abstract):

本研究聚焦于国际海事组织在2004年出台的《船舶压舱水及沉积物管理国际公约》中有关控制压舱水排放可能引起的生物入侵的相应管理规范。通过剖析这些规范,本研究展示了科学研究及其相应的管理实践不可能是纯然客观的。分析表明,具体的压舱水排放标准预设了三项命题:(I)种群拓殖的非零阈值(强阿利效应的普遍性);(II)自然状态下的生物入侵的频率是可接受的;(III)种群拓殖可能与个体质量间的正向关系。其中,每一命题又分别蕴含了两项子命题。详细的剖析表明,六项子命题没有一项通得过严格的实证检验。但是我们不能据此判定这种压舱水排放标准就是不合理的,因为客观实证并不是“合理性”的唯一内核,甚或不是其最重要的内核。本研究显示,一项科学研究的结论或一条相应的管理实践的标准,都涉及不同层面的“理性”,既包括工具层面的经济性与可操作性,也包括认知层面的实证支撑与形上信念,特别地,形上层面的信念具有至关重要的挈领作用。

关键词(KeyWords): 生物入侵;阿利效应;工具理性;认知理性;形上信念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环境伦理的实践力整合研究”(21YJCZH144)

作者(Author): 孙亚君

DOI: 10.19524/j.cnki.10-1009/g3.2022.01.06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