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科学技术革命的方法论特征
雷凌湘,李建军
摘要(Abstract):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DNA双螺旋结构的构建、基因重组技术等系列生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现代生物技术革命逐渐成型,并相继在现代医学、农学等领域引发革命性变化,人类即将进入生物技术产业竞争的时代。学科交叉、融合是现代生物科学技术革命实现的最显著的方法论特征。中国科学家和技术专家要想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中大显身手,做出卓越的自主创新成果,必须重视科技创新方法的创新和学科视域的拓展,力争使自己能够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创新的关键时刻成为出色的"嫁接能手"。
关键词(KeyWords): DNA双螺旋;基因工程;学科交叉;方法创新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雷凌湘,李建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洛伊斯.Z.玛格纳,生命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p371。
- [2]J.Waston,基因的分子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p37。
- [3]Peter Reichard,1978年诺贝尔演讲集(《自然杂志》增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5),25。
- [4]郑经纬、彭蕴彬,从沃森-克里克DNA结构模型的成功,看自然方法论对科技工作者的作用[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8),57-58。
- [5]G.E.艾伦,二十世纪的生命科学[M],谭茜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256。
- [6]新世纪科学论坛开讲,周光召作首场报告(OL),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3-04/15/Content_832500.htm
- [7]MIT校长谈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融合(OL).http://sciencetimes.com.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