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少数民族手工艺技术变迁中的文化选择分析——以贵州苗族刺绣为例Analysis on Culture Choices in the Technological Change of Contemporary Minority's Handcraft——Taking Miao's Embroidery as an Example
张朵朵,刘兵
摘要(Abstract):
从身体技艺到机器技术,是当代少数民族手工艺技术变迁的主要路向。变迁背后实则是少数民族文化主体(通常也是手工艺制作主体)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做出的文化选择。通过大量田野考察,本文以贵州苗族刺绣技术的变迁为例,对影响文化主体进行文化选择的异文化、行政力量、本土文化精英等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了少数民族文化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KeyWords): 少数民族;身体技艺;机器技术;文化选择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朵朵,刘兵
DOI: 10.19524/j.cnki.10-1009/g3.2013.04.00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毛颖.当代民族文化变迁中文化选择的外部动因.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85-90.
- [2]刘雍.中国贵州民间美术全集·刺绣.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5-10.
- [3]吴国盛.技术释义.哲学动态,2010(4):86-89.
- [4][法]马塞尔·莫斯,爱弥儿·涂尔干等.论技术、技艺与文明.蒙养山人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78-96.
- [5][英]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63.
- [6]李欣欣,孙秋云.电视下乡、打工经历与贵州苗族、侗族乡村妇女家庭生活变迁.贵州民族研究,2010(2):77-85.
- [7][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 ①姊妹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是我国苗族妇女的“姐妹节”。节日这天.妇女们都要吃一种用五颜六色的糯米做成的“姐妹饭”,互相赠送礼物,以示吉祥。吃罢姐妹饭.姑娘与小伙子们身着节日盛装和民族服装,欢天喜地来到陡水河畔,参加娱乐与体育活动:游方唱山歌、吹芦笙、沙滩踩鼓、鸣锣击鼓、跳芦笙舞、划船、斗牛等。
- ①针法与绣法:刺绣工艺术语。针法指特定的某种运针的技法.而绣法则是多种针法的组合。
- ①2013年8月14日在凯里市三棵树镇机绣工厂对潘大姐的第一次访谈记录。
- ①2013年8月15日在凯里市三棵树镇机绣工厂对潘大姐的第二次访谈记录。
- ②2013年4月23日在黔东南州台江县举办的姊妹节游行上对年轻苗族姑娘的访谈记录。
- ①2013年8月1 4日在黔东南州凯里市对四位凯里学院教师的访谈记录.
- ①2013年8月13日在黔东南州台江县革一乡对当地农民的访谈记录。
- ②2013年8月13日在黔东南州台江县革一乡对开小卖部的中年妇女的访谈记录。
- ③2013年8月14日在黔东南州凯里市对梁阿姨的访谈记录。
- ①参见《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发展》,西江千户苗寨官方网站.2011-6-7.转引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E-WYtIU0tZ179tKR-_06RIYRloRHum3wxAY7E3aJOJGTXw4_R-b9UMclZkgRCWNw(检索日期:2013-10-12)
- ②2013年8月15日在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的调研记录。
- ①2013年8月19日在贵阳市花溪区湖潮乡车田村对王阿婆的访谈记录。
- ②2013年8月19日在贵阳市花溪区湖潮乡车田村对王阿婆的访谈记录。
- ③在黔东南州与贵阳市,多位研究、收藏苗绣的人士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长期以来贵州政府对于民族工艺的忽视现象。这种现象近年来才逐渐有所好转。
- ①2013年8月13-15日在黔东南州凯里市与台江县与刘先生、杨先生的谈话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