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社会

2004, (01) 42-44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民间科学的历史地位

李志超

摘要(Abstract):

蒋春暄现象将我们引向了被称之为“民间科学”的那个群体。这是一个被主流科学排斥,被一些哲学家讥讽为“不能交流”、又有着“偏执心理特征”的人群;但另一些学者却发现他们中的一些思想有着科学价值:正因为这些人没有思想框框,所以他们的一些理论成果可能会对今天科学的发展影响巨大。对于双方,我们都颇感困惑。于反对方,科学史讲述了许多当时的主流科学对后来成为重要科学的排斥,如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理论;于支持方,科学史也有很多案例表明一些从事科学人的荒诞和幼稚。如果我们相信人类的历史是进步的话,应该只有时间才有资格成为真理的判官。但在那一切发生之前,我们能做什么呢?宽容和善意。想一想,近代科学是从一个布满宗教的环境里迅速成长起来的,而在今天这个强大的科学环境里,我们更尤其应该表现出对思想的宽容,因为这将使得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和谐生慧。在本期里,我们选登出二篇支持方、二篇反对方以及二篇出自二位民间科学家之手的文章。 ——编者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志超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