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科普”到“要科普”
朱效民
摘要(Abstract):
<正>这两年流行一个"被"字,其实在科普领域也广泛存在着"被科普"的情况,表现在科普工作者更多地从自身主观愿望出发,较少考虑科普对象的需求、爱好、习惯、实际条件等,结果造成费心费力(现如今还很费钱,如在社区建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朱效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课题组,中国公民与科学技术——第六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部分结果,中国科普研究所,2006中国科普报告,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年,第200-201页。
- [2]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陈亮,周立方等译,传播学概论(内部资料),根据新华出版社1984年9月第一版翻印,第290-291页。
- [3]马林,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北京市科普管理工作者高级研修开班式上的讲话,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07-2008年北京市科普工作报告,第4页。
- [4]曾国屏,刘立主编.科技传播及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理论实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 [5]迈诺尔夫.迪尔克斯,克劳迪娅.冯.格罗特编,田松,卢春明,陈观等译.在理解与信赖之间——公众、科学与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