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资源与节约型社会建设
苏时鹏,傅涛
摘要(Abstract):
<正>节约资源对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快速粗放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至关重要,2006年就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国家发展规划的节能减排目标以及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的低碳发展承诺无不意味着艰巨的节约任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模式转变,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与环境意识水平[1],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苏时鹏,傅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见《易经》第六十卦。
- [2]见《周易》第十二卦。
- [3]见《老子》第六十七章。
- [4]见《墨子.辞过》。
- [5]见《荀子.天论》。
- [6]见《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 [7]见《管子.八观第十三》。
- [8]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 [9]见《尚书.大禹谟》。
- [1]马凯,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N],中国经济导报,2005.6.28(A02)。
- [2]彼得﹒蒙德尔,经济学解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86。
- [3]Tanya H.,Andrea K.G.,The Formation of Large-scale Collaborative Resource Management Institutions:Clari-fying the Roles of Stakeholders,Science,and Institutions[J],The Policy Studies Journal,2005,33(4):583-612.
- [4]肖唐镖,当代中国政治改革与发展的体制资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4),pp70-74。
- [5]周孟林,建设节约文化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基础,红旗文稿,2005,(17),pp24-25。
- [6]Anirudh V.S.Ruhil,Paul Teske,Institutions,bureaucratic decisions,and policy outcomes[J],The Policy Studies Journal,2003,31(3):pp353-372.
- [7]Oskamp,S.,Psychological con-tributions to achieving an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future for humanity[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0.56,(3):373-390.
- [8]E.E.Watson.,Examining the potential of indigenous institutions for development[J],Development andChange,2003,34(2):pp287-309.
- [9]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管理世界,2004(1)pp2-8。
- [10]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4.5(1)。
- [11]胡伟,党内民主与政治发展:开发中国民主化的体制内资源[J],复旦学报,1999(1):pp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