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茂南;
<正> K·E·齐奥尔科夫斯基(Konstantin Eduardovich Tsiolkovskii,1857—1935年)俄国梁赞地区森林居民的儿子,18岁之前在家中接受教育(童年时代,因患猩红热几乎造成耳聋)。然后这位年轻人在莫斯科学习数学和物理学,在此以后他在博罗夫斯克地区学校教算术和几何,后来在卡卢加教物理和数学。鉴于当时科学交流条件差,Tsiolkovskii重新发现了气体分子运动理论(1880—1881年),同时还发表了《动物机体的力学》(The Mechanics of the Animal Organism)。
1983年02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Robert H.Maybury;田冬冬;
<正> 1984年即将来临。这一未来的年代由于三十五年前出版的一本小说变得遐迩闻名。此时此刻,重读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著名小说《一九八四年》似乎是合乎时宜的(也许是具有启发意义的)。当我们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把今天的生活,特别是世界上的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奥威尔在四卡年代后期撰写此书时所想象的我们当今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加以比较。他所想象的不只是可能性,而且甚至是可能发生的概率,如果……
1983年02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Armelle Gauffenic;金同超;
在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所著的描绘未来的小说《一九八四年》和我们行将迈入1984年的真实世界两者之间,我们究竟能作何种比较呢?日益要求单一化和标准化这种令人担忧的倾向,似乎正在受到另一种明确无误的相反趋势的挑战,这种现象的出现难道不使我们深受鼓舞吗?奥威尔的小说《一九八四年》是描述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但是,“可别让那种事情发生”是每个看过那本书的读者所应该领悟的寓意。
1983年02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Bernard Dixon;欧阳文道;
我们与机器迅速发展中的关系,既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也使我们的生活兴味越来越贫乏。微电子革命正在改变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无线电收音机、计算器、乐器、打字机——因此,或者使我们对它们的理解越来越迷茫了,或者使学习更加容易了,并使创造获得了激励。这就向教育提出了十分重要的任务。
1983年02期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 Rahat Nabi Khan;岳城;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幻想小说《一九八四年》也许是他探索冷战对于世界和平以及人类自由和幸福的后果的最重要著作。文章把小说的各个方面——“矛盾的想法”、宣传和战争——与临近1984年的现实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到,战争与和平、威慑与裁军的问题在现在要比奥威尔写他那本小说的时候更加严峻了。
1983年02期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 Emir A.Humo;吴季松;
由于一个系统和它周围环境是相互影响的,输入变量使我们能够跟踪环境对这个系统的影响,而通过输出变量则可以探知这个系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正是这些变量使我们得以通过观察预期行为和实际行为之间的差别来控制一个系统。在今天,对高度复杂的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控制,要求使用电子计算机,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983年02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Didier Leroux;道琛;
由于在机械手和自动化这两方面研究的进展,逐渐形成了机器人的概念。计算机的引入产生了自动化工厂,这种工厂使用大型的数控机床,同时也使用重量很轻的机器人完成各种各样的动作。计算机还能帮助进行设计,协助经营一般性的工商业务,甚至进行市场考察。
1983年02期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 刘海波;
如果人类不学会使用机器,社会就不易进步,而机器没有人的作用也不会自己产生和进化。人和机器在相互作用与相互适应过程中,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1983年02期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 Denis Goulet;李昆峰;
这篇文章最初发表在1979年10月号的《社会教育》杂志上,当时的题目是“技术与人类的目标;作何选择?”经征得作者和美国国家社会研究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Social Studies,该委员会设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同意,本刊重新发表这篇文章。此文探讨下述问题的答案:社会如何能利用技术真正为人类的目标服务?
1983年02期 4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 HermannBondi;J·M·Bates;金同超;
人类已经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管制自己?又如何能学会和机器共存?人们通过观察奥威尔(Orwell)所描绘的在不同的行政管理形式下行为象蚂蚁一般的世界运转状况,已对第一个问题进行了探索。政治组织不是人类管制的唯一形式;现代化大规模生产很可能构成最大的危险。第二个问题引起人们对于技术发展速度超过文化变化的速度而可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表示关切。
1983年02期 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 JosephR·Royce;Arnold Powell;沈澄如;
人就是机器的观点,是在现代科学的范围里发展起来的,它不客许作为人的人格的关键特征的多样化。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表明,相当广泛的自我意象是如何产生的。通过进一步分析就会说明不同的文化如何导致人们的一系列社会意象。人们的很多意象参与直接的对抗,威胁着世界和平。
1983年02期 6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 多萝西·内尔金;
我们曾在本刊第32卷1982年第1期《大自然的暴力》的《本期说明》中指出:“我们的作者描述了对大自然的暴力的更为积极的反应。通过科学和技术的适当应用,我们正在学习作出这些反应。”例如,一些作者通过较准确的预测,评述了科学对预测能力的贡献。其他作者指出技术如何在帮助我们与自然灾害和平共处。然而,没有人把注意力集中在风险问题上——这是社会非常关心的暴力的一个方面。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我们请教了多萝西·内尔金(Dorothy Nelkin)教授。她在对一本有关风脸的书的评论中勾划出了一个对待侧重于社会和政治的风险的轮廓。我们请她向读者们详细谈谈这个轮廓。虽然Nelkin的回答初步评述了技术所导致的风险,但承担风险,无论是来自人类发明的技术,还是来自象飓风或火山的大自然的暴力,正如她所阐述的那样,是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Nelkin教授参与美国纽约,伊萨卡,康内尔大学科技和社会研究计划。她的下述陈述是以国家科学基金会EVIST计划(grant ISP-8112020)支持的研究成果为根据的。
1983年02期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 布里顿;
为答复米凯利斯(Anthony R.Michaelis)写的题为“需要一个国际援救组织”(第32卷,1982年第1期,第101—114页)一文,澳大利亚北昆士兰詹姆斯·库克大学行为科学系和灾难研究中心的布里顿(Neil R.Britton)给我们寄来了一份论文手稿,题目是“需要给国际援救组织一个援助行动——答米凯利斯”。下面这篇Britton先生的论文摘要转达了这个评论的主要内容。
1983年02期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 比斯瓦斯;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83年第1期)刊载的《淡水资源》激发了我们的记者提供以下这篇评论1972年联合国水资源会议的文章。
1983年02期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Vasile MIHAI;茂南;
布加勒斯特国际未来方法论和发展研究中心(ICMFDS)的年轻研究人员Vasile Mihai希望我们了解他对我们发表的琼·金佩尔(Jean Gimpel)写的一篇附有插图的文章的想法(《工作模型促进了农村发展》,第31卷,第4期)他的地址是;ICMFDS——University of Bucarest, Str. Academiei 14, 70109 Bucuresti, Romania。
1983年02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