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_科技评价与科研诚信

  • 觅母的力量——关于科研环境与科研诚信治理

    杜鹏;

    当前,科研诚信建设对于保障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成为科技界、政府和社会的共识。随着科学内涵的发展变化,使得塑造良好科研环境越来越成为科研诚信治理的重要内容。为此本文借用"觅母"的概念,阐释了科研环境,特别是科技评价塑造的环境对科研诚信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17年01期 v.7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 试析“唯数字”科技评价文化的阻滞及超越

    蒋文昭;

    本文首先对科技评价进行了价值论研究,指出科技评价是一种包含价值关系且存在价值判断的活动。其次分析了"唯数字"科技评价文化对科技评价工作的阻滞,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对建构"质量主导"科技评价文化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实现对"唯数字"科技评价文化的超越。

    2017年01期 v.7 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 在计量潮汐时代改革定量评价的探索与思考

    徐芳;

    当代科技评价已经成为构建科技竞争发展环境的重要基础,是科技战略管理和绩效管理的重要工具,以及公众理解科技的重要渠道。然而现阶段的科技评价已经在国内外科学界引发了复杂的混合效应。我们不禁反思:定量评价已经对科学拥有了真正的权力吗?本文从定量评价频遭诟病,却屹立不倒的原因入手,在总结目前国际科技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基础上,以中国科学院20余年来研究所评价改革路径为案例,提出了完善我国科技评价,推进卓越科学研究的建议,期望为我国科技评价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2017年01期 v.7 2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 德国科学委员会对科研成果评价及科研诚信关系的分析与建议

    王飞;

    德国科学委员会非常重视科研成果评价程序的建设。它认为科研成果评价直接影响到科学实践,要形成良好的科学实践,减少科研不端事件的发生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高效的科研成果评价程序的引导。在《科研成果评价与监督的建议》中,德国科学委员会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科研成果评价与科研诚信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科研成果评价各个方法隐含的可能导致的科研不端,并就此提出了补充与改进建议。这些分析和建议虽然是针对德国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提出的,但是对我国科研评价体制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启示。

    2017年01期 v.7 3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STS研究_STS理论与方法

  • 布迪厄、卢曼与拉图尔——本体论多元化视野下的科学社会学

    常照强

    科学社会学理论的本体论预设对其自身的立场和旨趣,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以布迪厄、卢曼和拉图尔三者的科学社会学理论为研究对象,对各理论的本体论预设进行两个取向和三种类型的精细化区分,借此能够深层次地比较各理论的异同之处,从而表明在本体论多元化视野下,科学社会学理论呈现出一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图景。

    2017年01期 4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 回归积极的技术伦理学

    王小伟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积极的技术伦理观。消极的伦理观通常认为伦理和技术是互相独立的,伦理仅在技术之外对其进行规范和管理,进而沦为了纯粹的审查清单表。积极的伦理观则认为,技术的本质决定了其内在具有伦理需要,伦理本身塑成了技术行为。因此,技术伦理学考察的重心和思路,从审查技术的危害转移到了从工程设计阶段塑成符合自身本质的技术,进而防止技术异化的慎思上来。积极伦理观和消极伦理观的根本区别,源自于对伦理和技术的本质的理解差异。消极伦理学将伦理学在实践上理解为消极的清规戒律(commands),把技术当成纯粹中立的工具。而积极伦理观则把伦理从实践上理解为积极的金科玉律(golden rules),把技术解读成一种特定的施为能力。

    2017年01期 55-6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 平等原则与动物权利的赋予——汤姆·雷根动物权利研究批判

    王鹏伟;

    正义意味着"应得",要求类似情况类似对待。权利是有效的道德要求,这是雷根选择权利论的根本原因。在雷根看来,动物与人类一样,拥有在道德上具有意义的类似情况:生命主体。我们认为,平等是一定范围内的,类似情况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才能够作为平等对待的基础。因此,跨物种的平等对待是不适宜的,物种主义具有合理性。

    2017年01期 v.7 6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平等原则与动物权利的赋予——汤姆·雷根动物权利研究批判

    王鹏伟

    正义意味着“应得”,要求类似情况类似对待。权利是有效的道德要求,这是雷根选择权利论的根本原因。在雷根看来,动物与人类一样,拥有在道德上具有意义的类似情况:生命主体。我们认为,平等是一定范围内的,类似情况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才能够作为平等对待的基础。因此,跨物种的平等对待是不适宜的,物种主义具有合理性。

    2017年01期 6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STS研究_科学的社会研究

  • 英国生物学记录中心(BRC)的公民科学案例研究

    李际;

    1964年成立的生物学记录中心(BRC)是公民科学的英国典范。通过53年的运行,它完成了大量英国物种分布的野外观察并为英国的科学教育、生态学(生物学)研究和政策制定做出了贡献。它符合谢尔克等人提出的合作型类型,处于公众科学发展的中期阶段,较之欧盟的公众科学模式和美国的科学2.0模式更为简单。虽然采取了大量和新颖的互联网、移动通讯等技术手段,仍旧存在数据偏差、验证失效和研究层次不足等技术障碍,且很难彻底解决。相较于英国同期提出的"公众理解科学",它在涉及人群、培育对科学的深刻理解、经济与政治延伸、媒体利用和普及风险方面并没有完全实现"公众理解科学"的具体要求。但不同之处在于从自然科学角度给予了新的诠释。我国可借鉴BRC在公众科学和"公众理解科学"方面的建设经验,采取综合创新的策略组建全国生态学(生物学)的教育、野外观察与数据处理网络,推动我国的公民科学发展。

    2017年01期 v.7 7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STS研究_科学文化与传播

  • 对中国报纸关于“气候门”事件的报道的话语分析

    李晓丹;张增一;

    在2009年11月,东英吉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的1073封邮件被泄露出来,这一事件被媒体普遍地称作"气候门"。"气候门"涉及气候变化支持论者与气候变化怀疑论者之间的争论,引发了我们对社会媒体在促进科学争论的社会化进程中的角色的关注。本文在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视角下,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报纸关于"气候门"的报道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了四个主要的话语主题,揭示出每一个主题下的话语策略。从新闻专业规范、历史背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方面,对我国报纸关于"气候门"的话语建构进行了解释。研究表明,我国报纸围绕着"气候门"事件的报道,对气候变化在科学上的不确定性进行弱化的表征,对促进气候变化的政治化和社会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2017年01期 v.7 9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9K]
  • 《理学杂志》举要和发凡

    李醒民;

    《理学杂志》是中国国内最早创办的科学杂志之一。本文详论它的创刊和停刊、宗旨和内容,尤其是介绍和评论了其中有趣的信息和思想。

    2017年01期 v.7 108-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