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_警惕科研“灰色地带”

  • 用科学精神抵御学术滑向灰色地带

    王鑫1;张慧琴1;孙昌璞1;2

    科研诚信是科学研究中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和学术规范。它要求研究人员在研究中不能有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包括伪造、篡改和剽窃。然而,很多科研行为处于灰色地带,既非完全符合科研诚信标准,也未达到明显的违规程度。这些行为对于构建健康的科研学风和作风有着潜在的巨大危害。本文认为,在规章制度体系逐渐完善的当下,更要注重建立和完善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科学道德价值体系。在硬规章制度管制的基础上,用科学精神的软约束,进一步规范我国科研的作风和学风,促进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

    2023年01期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 署名问题中灰色地带科研不端行为的防范与治理——基于撤销论文的分析

    冯凌子1;杨晓1;2;王立学1;任艳青1;袁军鹏1;2

    在学术规范和科研不端之间,有一个复杂、有时甚至是困难的主观判断空间——灰色地带。灰色地带科研不端行为不易发现、不易认定也不易处理,是科研失信的“重灾区”之一,能够对科研诚信建设造成极大的阻碍。本研究探讨灰色地带不端行为的署名问题,利用撤销论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署名问题具体撤销原因分类”,深入分析因署名问题撤销论文的具体原因,发现授权同意、贡献分配与声明模糊是最常见的问题。基于对署名问题中存在的灰色地带的探索,本文进一步提出了防范与治理建议。

    2023年01期 1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 隐性抄袭的特点与治理困境

    王聪

    窃取他人未正式发表的学术成果并抢先发表的隐性抄袭会影响优先权的分配和科研人员彼此间的信任程度。而隐性抄袭的隐蔽性、内行性,以及更可能是自上而下行为方式的特点也会给学术不端治理带来新的挑战。隐性抄袭会使群体发觉的难度更大,造成外部制度和科学共同体自治的困难增加。此外,机构在落实评价制度过程中产生的某些倾向性还可能进一步加重已有的治理困境。本文在梳理隐性抄袭的特点并分析其治理困境的基础上,认为实现隐性抄袭有效治理的根本在于提升科学共同体内部的自治能力,并从加强内部和外部监督两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方向。

    2023年01期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STS研究_STS前沿进展

  • 科学与宗教:对历史复杂论的考察

    张建

    学界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理论认识经历了从“冲突论”到“不同类型说”,再到“历史复杂论”的过程。作为当前科学史学界的主流观点,历史复杂论意在通过对科学与宗教关系历史的实证研究来解构各种类型论。对其语境主义与概念史两种代表进路的分析显示,历史复杂论者对消解类型学说给出的论证是非常有说服力的。加拿大学者伊夫·金格拉斯指出,历史复杂论不支持一般性的结论,并将之置于对话热潮的背景之下进行批判。进一步的考察显示这种批判误解了历史复杂论的立场,但也让人看到历史复杂论的解构并不彻底。历史复杂论对各种类型学说的消解应当被肯定,但也要认识到它并不是关于科学与宗教关系的一般性理论,对讨论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当下和未来启发甚微。

    2023年01期 4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 以等级自主概念作为知情同意规范的基础何以可能?

    庞聪

    一般认为,临床及研究领域的知情同意规范是为了尊重个人的自主选择。自主概念因而构成了知情同意规范的理论基础。从等级自主概念出发,一个人只有对引发自己的行动的一阶欲望进行二阶反思后予以认同,其行动才能被视为自主行动。现有知情同意理论的提出者法登和比彻姆对等级自主概念提出了批评,但是笔者认为他们对该概念的批评并不成立。等级自主概念要作为知情同意规范的基础面临至少两个问题。首先,等级自主概念不应当要求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动背后的动机进行反思,而只应当要求个人在做出行动时能够正常地发挥反思能力。其次,等级自主概念不应当只关注个人是否有能力通过二阶欲望对一阶欲望进行调控,还应当关注个人有能力实现多少符合二阶欲望的一阶欲望。

    2023年01期 6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 关怀伦理学的现实价值思考

    梁晓萍;赵秀红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命健康与社会生活,也凸显了生命存在的“脆弱性”问题。“脆弱性”问题不仅牵涉到关于生命存在的“不确定性”与“虚无性”的错误认知与心理预设,导致焦虑情绪,也冲击着社会伦理道德,加剧了自我与他人、社会之间的信任危机。以道德义务与权利的实现为鹄的的规则伦理学理论无法积极应对特殊时期伦理责任感需求。对他人心理的关注以及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调适需要“共情”与“关爱”因素的介入方有可能。关怀伦理学注重“共情”能力以及彼此“关爱”的伦理关系,强调情感蕴于理性的伦理学特质,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由日常人际交往导致的突变升级,调适疫情导致的焦虑情绪等,有较强的作用,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与践行疫情期间的一些防护措施。在“生命至上”的伦理理念下,从科学、情感、价值、事实等多维度出发,制定政策与践行行为,也有助于感染者和受影响者少受压力、遗弃、孤独和被排斥等各种心理伤害,避免道德困境。

    2023年01期 7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STS研究_科技的社会研究

  • 开放获取S计划合规路径中的学术自由问题研究

    王一雪

    学界处理欧洲S计划和拉丁美洲开放获取关系的不同方式显示了S计划引发的学术自由争议。通过将证词、解释和市场正义作为学术自由的价值基础,可采用数理方式分析S计划对欧洲和欠发达地区学术自由的不同影响。尽管量化分析存在同质化处理各类非正义现象等问题,但可得出如下有益参考:S计划执行之初,证词、解释非正义程度与学术自由下降程度呈反比,这可以解释我国对S计划的温和态度;S计划全面执行后,需要通过其他开放模式多维度转变认知非正义问题,以保证学术自由持续提高;地区间数字鸿沟会逐渐增大,维持了既有科学生产的政治经济结构;需要加快促进重要期刊开放获取,以保障学术自由高质量提高等。但是,S计划依然为开放获取提供了一种符合当前学术语境的温和过渡样式。在加入S计划方面,我国需持审慎态度,探索新型开放获取模式,同时在推动认知正义、减弱西方资本主导下科学交流系统的权力地位、减小数字鸿沟等方面可做出积极贡献。

    2023年01期 9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 我国不同学科类型专业学会差异化研究

    杜鹏1;洪云1;2;张玮琳3;李国飞1

    专业学会作为科技工作者参与学术活动、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组织形态,在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上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专业学会与学科存在着紧密关联,而学科之间存在固有差异。本研究以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学科类型的专业学会差异化发展的相关特征,解析不同学科类型专业学会的内在属性。

    2023年01期 113-129,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K]

评论

  • 幽灵工作:从隐藏的人类智能到人机关系的新契约——兼论《销声匿迹》

    陈雅琨

    人机交互是未来数字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数字平台中的生产活动代表了新兴工作形态的蓬勃发展。《销声匿迹》一书通过对数字平台中幽灵工作的讨论,试图向人们说明一个被忽视的现象:人们只看到了智能系统的强大和高效,却忽视了系统背后的人类工作和贡献。本书通过剖析数字劳动中幽灵工作、数字平台和数字零工等各个元素,深入探讨了数字技术在智能化时代的发展过程:即信息过程如何影响未来的社会建构。作者强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人在技术中的定位。如果我们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智能化控制主导的世界,那么我们要做的应该是为了人优化机器,而不是为了机器优化人。作者玛丽·L·格蕾通过对幽灵工作的研究,为现阶段我们关于人工智能和平台的探讨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我们从技术角度思考未来人类工作形态留下了重要启示。

    2023年01期 13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