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昌明
<正> 水资源调配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包括空间与时间)不均匀的再分配。这种再分配既针对了水资源分布与分配自然不平衡性,又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这种双重性特点是决定具体调水方案必要性的重要方面。但是,从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协调角度来看,这种必要性又不是绝对的和唯一的,至于可行性的确定更是涉及范围广泛的多学科多行业多部门问题。
1996年02期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 刘昌明
<正> 水资源调配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包括空间与时间)不均匀的再分配。这种再分配既针对了水资源分布与分配自然不平衡性,又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这种双重性特点是决定具体调水方案必要性的重要方面。但是,从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协调角度来看,这种必要性又不是绝对的和唯一的,至于可行性的确定更是涉及范围广泛的多学科多行业多部门问题。
1996年02期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
<正>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特别是城市地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限制因素。有关专家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我国城市、工农业以及主要区域缺水的原因、产生的后果,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水资源开发方略。其中特别提出了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解决的迫切性。专家们呼吁:解决我国21世纪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需要采取“管理、保护、节流、开源”综合的措施,尤其需要从当前开始,采取具体、切实可行的行动,逐步缓解水问题的压力。专家们达成以下共识:
1996年0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正>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特别是城市地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限制因素。有关专家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我国城市、工农业以及主要区域缺水的原因、产生的后果,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水资源开发方略。其中特别提出了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解决的迫切性。专家们呼吁:解决我国21世纪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需要采取“管理、保护、节流、开源”综合的措施,尤其需要从当前开始,采取具体、切实可行的行动,逐步缓解水问题的压力。专家们达成以下共识:
1996年0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何希吾,陆亚洲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最主要的物质基础。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社会经济发展在地区上的不平衡性,水资源供求矛盾将是长期存在的现象。水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制约作用。主要有三种类型,①刚性约束,②弹性约束,③无约束。因此,每个地区都应根据本地区的水资源约束条件科学地制定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资源供求计划。
1996年02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 何希吾,陆亚洲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最主要的物质基础。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社会经济发展在地区上的不平衡性,水资源供求矛盾将是长期存在的现象。水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制约作用。主要有三种类型,①刚性约束,②弹性约束,③无约束。因此,每个地区都应根据本地区的水资源约束条件科学地制定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资源供求计划。
1996年02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 杨远东
我国水资源总量,从数量上讲是不少的,但人均占有量却不大,加之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使得我国常发生洪涝灾害,许多地区和城市缺水程度比较严重。具有多功能的水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值得综合开发利用。
1996年02期 1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 杨远东
我国水资源总量,从数量上讲是不少的,但人均占有量却不大,加之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使得我国常发生洪涝灾害,许多地区和城市缺水程度比较严重。具有多功能的水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值得综合开发利用。
1996年02期 1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 刘维城,韩彦彬
<正>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不可替代的物质。现代化城市供水和排水设施是保障城市经济活动、居民生活和健康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于城市在较小的空间内聚集了大量人口和产业,因此,城市对水的需求更显重要,缺水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也尤为突出。城市缺水是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集中表现。我国城市缺水从60年代开始显现,70年代进一步发展,80年代日趋尖锐和普遍,现已面临严峻形势,亟需尽快解决。
1996年02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刘维城,韩彦彬
<正>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不可替代的物质。现代化城市供水和排水设施是保障城市经济活动、居民生活和健康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于城市在较小的空间内聚集了大量人口和产业,因此,城市对水的需求更显重要,缺水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也尤为突出。城市缺水是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集中表现。我国城市缺水从60年代开始显现,70年代进一步发展,80年代日趋尖锐和普遍,现已面临严峻形势,亟需尽快解决。
1996年02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吴祖发
<正> 前言 为了寻求我国水资源开发、能源建设与经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的优化方案,长江生态科学院的专家们通过对包括12大水电基地在内的全国水能资源进行纵向考察和横向比较,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河段方圆约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从1984年开始,长江生态科学院在专家们的密切配合下,本着科学研究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选择此项课题作为研究重点,于1989年完成研究报告。本项研究在“西电东送、西木东运、西矿东运、西肉东运、北煤南运、南水北调、北水南下”等诸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构想。在水文气象、工程地质、水利水能计算、工程规划、机
1996年02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吴祖发
<正> 前言 为了寻求我国水资源开发、能源建设与经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的优化方案,长江生态科学院的专家们通过对包括12大水电基地在内的全国水能资源进行纵向考察和横向比较,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河段方圆约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从1984年开始,长江生态科学院在专家们的密切配合下,本着科学研究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选择此项课题作为研究重点,于1989年完成研究报告。本项研究在“西电东送、西木东运、西矿东运、西肉东运、北煤南运、南水北调、北水南下”等诸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构想。在水文气象、工程地质、水利水能计算、工程规划、机
1996年02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向茂森
<正> 淮河流域位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灾害性天气出现的频次很高,同时受黄河长期夺淮的影响,历史上是我国水旱灾害最频繁的地区。据统计淮河流域在1470~1980年的511年中发生洪涝、旱灾的年份482年(其中洪涝灾害126年、旱灾年份92年、旱涝灾害同时发生的年份120年、局部洪涝、旱灾年份144年),占统计年数的95%,无灾正常年份29年,仅占5%。经常是洪、涝、旱灾年份交替出现,连旱连涝年份也时有发生,局部洪、涝、旱灾更是年年都有;在一年之中,先旱后涝或先涝后旱的年份也常有发生。洪、涝、旱灾害是严重危害与制约本流域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
1996年02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向茂森
<正> 淮河流域位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灾害性天气出现的频次很高,同时受黄河长期夺淮的影响,历史上是我国水旱灾害最频繁的地区。据统计淮河流域在1470~1980年的511年中发生洪涝、旱灾的年份482年(其中洪涝灾害126年、旱灾年份92年、旱涝灾害同时发生的年份120年、局部洪涝、旱灾年份144年),占统计年数的95%,无灾正常年份29年,仅占5%。经常是洪、涝、旱灾年份交替出现,连旱连涝年份也时有发生,局部洪、涝、旱灾更是年年都有;在一年之中,先旱后涝或先涝后旱的年份也常有发生。洪、涝、旱灾害是严重危害与制约本流域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
1996年02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陈家琦
中国水资源时空变化大,洪涝旱灾严重,可供水量占天然水资源量比重小,地区差别大。但气候上水热同季,有利于作物生长。人口众多,增长率高,对水资源供需压力很大。20世纪后期一些地区出现水危机,21世纪这类地区还将扩大。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用水量还将继续增长,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增长是有限的。因用水的增加,废污水的排放必然增加。下个世纪必须考虑在不增加总供水量条件下继续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途径,并进一步治理洪涝,统筹解决保护水环境的问题。
1996年02期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 陈家琦
中国水资源时空变化大,洪涝旱灾严重,可供水量占天然水资源量比重小,地区差别大。但气候上水热同季,有利于作物生长。人口众多,增长率高,对水资源供需压力很大。20世纪后期一些地区出现水危机,21世纪这类地区还将扩大。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用水量还将继续增长,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增长是有限的。因用水的增加,废污水的排放必然增加。下个世纪必须考虑在不增加总供水量条件下继续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途径,并进一步治理洪涝,统筹解决保护水环境的问题。
1996年02期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 曹京华
<正> 1 前言 1995年12月,美国国家科学和技术委员会(NSTC)发表了由其基础科学委员会生物技术分委会(Biotechnology Subcommittee)于当年7月完成的《21世纪的生物技术:新的方向》(Biotehnology for the 21St Century:New Horizons)的蓝皮报告。该报告是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OSTP)的要求,在广泛听取联邦政府各部门、有关学术界和工业界意见的基础上作出的。它是美国联邦政府生物技术发展的研究战略(research strategy),旨在推动美国全面实现生物技术的未来广阔前景。
1996年02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曹京华
<正> 1 前言 1995年12月,美国国家科学和技术委员会(NSTC)发表了由其基础科学委员会生物技术分委会(Biotechnology Subcommittee)于当年7月完成的《21世纪的生物技术:新的方向》(Biotehnology for the 21St Century:New Horizons)的蓝皮报告。该报告是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OSTP)的要求,在广泛听取联邦政府各部门、有关学术界和工业界意见的基础上作出的。它是美国联邦政府生物技术发展的研究战略(research strategy),旨在推动美国全面实现生物技术的未来广阔前景。
1996年02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王连琴
<正> 近年来,泰国为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把生物技术列入优先发展领域,制定计划、投入巨资、进行研究与开发,以使其产品跻占国际市场。 1 泰国生物技术研究的现状 在过去的10多年中,泰国在发展生物技术方面,强调重视经济效益。虽说在发展生物技术方面,其实力不能同美、日、西欧相比,但也已表现出促进经济增长和利用新技术的能力。
1996年02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王连琴
<正> 近年来,泰国为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把生物技术列入优先发展领域,制定计划、投入巨资、进行研究与开发,以使其产品跻占国际市场。 1 泰国生物技术研究的现状 在过去的10多年中,泰国在发展生物技术方面,强调重视经济效益。虽说在发展生物技术方面,其实力不能同美、日、西欧相比,但也已表现出促进经济增长和利用新技术的能力。
1996年02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白松乾
<正> 韩国近几年为了加速发展,瞄准了微电子、制药、新材料和生物技术作为优先发展领域,以求形成未来的支柱产业。又因为生物技术对制药、食品加工和特殊化学工业有特殊影响,所以韩国对快速发展生物技术给以足够的重视。 1 韩国发展生物技术的近况及政府对策 1984年韩国政府提出促进生物技术发展规划,主要目标是扩大生物科学的基础研究,促进生物技术市场转化到工业中去,负责执行的机构是科学技术部。1993年6月,科学技术部组织政府官员、科学家、企业家讨论制定“生物技术2000”纲要,提出2000年的两项主要目标:(1) 在世界生物技术产品市场上要占有5%的份额。“生物技术2000”分为三个
1996年02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白松乾
<正> 韩国近几年为了加速发展,瞄准了微电子、制药、新材料和生物技术作为优先发展领域,以求形成未来的支柱产业。又因为生物技术对制药、食品加工和特殊化学工业有特殊影响,所以韩国对快速发展生物技术给以足够的重视。 1 韩国发展生物技术的近况及政府对策 1984年韩国政府提出促进生物技术发展规划,主要目标是扩大生物科学的基础研究,促进生物技术市场转化到工业中去,负责执行的机构是科学技术部。1993年6月,科学技术部组织政府官员、科学家、企业家讨论制定“生物技术2000”纲要,提出2000年的两项主要目标:(1) 在世界生物技术产品市场上要占有5%的份额。“生物技术2000”分为三个
1996年02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孟建华
基因治疗是80年代中期出现的医疗技术,目前已由实验室研究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在遗传病治疗方面已经出现了成功的范例,在癌症、恶性肿瘤、心血管病、艾滋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也出现了令人欣喜的阶段性成果,显示出广阔的前景。它被认为是医疗防治技术变革的突破口。
1996年02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孟建华
基因治疗是80年代中期出现的医疗技术,目前已由实验室研究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在遗传病治疗方面已经出现了成功的范例,在癌症、恶性肿瘤、心血管病、艾滋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也出现了令人欣喜的阶段性成果,显示出广阔的前景。它被认为是医疗防治技术变革的突破口。
1996年02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