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荣余
生物保守主义试图通过“成就论证”达到排斥人类增强的实践目的,这是一项被频繁使用的理论论证。检视发现,成就论证凭借的诸前提尽管符合人们的一般直觉但却并非当然成立,并且成就论证最终得出的结论也并非铁板一块,其中包含四种值得予以细分的类型。在四种结论类型中,强意义上的结论在形式上就可以被排除掉,只有特定人类增强情形下的“弱化成就”才需要进入实质层面进行讨论。成就既涉及“产物”更涉及“过程”,呈现出“以产物为终旨的过程”的结构性特征,弱化成就由此具有两种不同的指向,但“过程观点”相较而言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围绕“弱化成就”得出的几项可能性结论大多都与生物保守主义的立场向左,抑或要么由于错失焦点要么由于对立性解释的存在致使其说服力大打折扣。由此可见,生物保守主义的成就论证总体上极难成立。
2025年02期 8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HTML全文]
- 樊洋1;温美芬2;3
数字极简主义主张通过减少在数字世界中的无效活动,聚焦于更有意义的活动,以提升个人生活的满足度和幸福感。数字极简主义强调技术应作为生活的辅助而非主导,警示信息过载对注意力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指出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呈现与现实世界的差异。通过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数字极简主义者努力恢复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交往和身份认同。本文分析了数字极简主义者的行为逻辑,探讨了纯数字极简主义者、半数字极简主义者、假数字极简主义者在实践中的行为张力,在寻求数字极简主义与数字权利以及数字极简主义者自我和解的过程中,祛魅数字恐慌、反思人与技术关系、重拾人的主体性。
2025年02期 99-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HTML全文]
- 朱溯蓉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快速发展对现行著作权法构成重大挑战。本文在分析AIGC创作过程“提示”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探讨AIGC作品可版权性推定和认定的理论基础以及权利分配路径。“提示”的复杂性与AIGC内容的高频词重叠率呈正相关关系,且“提示”具有高度独创性时,对AIGC内容的创作具有决定性影响,据此推定AIGC内容具有独创性,构成作品。在此基础上,提出AIGC时代著作权认定的一般规则,一是生成内容著作权认定的前置程序,包含提示独创性评估机制和提示与生成内容的相似度评估机制。二是在前置程序基础上的生成内容著作权优化策略,具体包含构建认定机制、贡献度量化和多轮交互的累积评估。此外,通过当前域外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AIGC时代的著作权标注规则,具体包含三层内容:厘清AIGC在著作权法框架下的法律定位;构建基于提示复杂度的著作权标注规则;在实践中考虑不同创作领域对独创性的差异化要求。在保护人类创作者权益的同时,合理界定AIGC在创作过程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兼顾技术发展与法律保护的动态平衡。
2025年02期 116-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K] [HTML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