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_粮食安全问题及建议

书评

  • 科学史:学科独立与学术自主

    袁江洋;

    检视职业科学史家追求学术自主的历程,就所涉及的学科元问题以及学术纲领的重建问题,陈述见解。指出传统的学术自主概念是先天的、排他的,在日益开放的当代学术条件下,科学史家必须更新学术自主的概念,并通过深刻的历史反思、积极的史学实践探索和耐心的对话,扩展科学史的向度空间,推进综合科学史的发展,维护学科独立,追求学术自主。

    2011年03期 v.1 4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HTML全文]
  • 科学史:学科独立与学术自主

    袁江洋;

    检视职业科学史家追求学术自主的历程,就所涉及的学科元问题以及学术纲领的重建问题,陈述见解。指出传统的学术自主概念是先天的、排他的,在日益开放的当代学术条件下,科学史家必须更新学术自主的概念,并通过深刻的历史反思、积极的史学实践探索和耐心的对话,扩展科学史的向度空间,推进综合科学史的发展,维护学科独立,追求学术自主。

    2011年03期 v.1 4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HTML全文]
  • 科学史:学科独立与学术自主

    袁江洋;

    检视职业科学史家追求学术自主的历程,就所涉及的学科元问题以及学术纲领的重建问题,陈述见解。指出传统的学术自主概念是先天的、排他的,在日益开放的当代学术条件下,科学史家必须更新学术自主的概念,并通过深刻的历史反思、积极的史学实践探索和耐心的对话,扩展科学史的向度空间,推进综合科学史的发展,维护学科独立,追求学术自主。

    2011年03期 v.1 4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HTML全文]
  • 摩西低桥与技术产品政治性

    王阳;

    1980年,温纳提出摩西低桥案例,指出该天桥暗含着纽约城市规划者摩西的政治意图———限制公共汽车通过该桥,制约穷人和黑人使用琼斯海滩。这一技术产品政治性的新理解加深了对技术中立性的质疑,如技术工具性是否意味着工具无价值载荷,"技术双刃剑"是否意味着技术中立性。另一方面,过去30年围绕着摩西低桥的解释发展出了生态版本、交通法规版本、汽车时代的先见之明等多版本,折射出技术与社会多元的复杂关系。

    2011年03期 v.1 6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HTML全文]
  • 摩西低桥与技术产品政治性

    王阳;

    1980年,温纳提出摩西低桥案例,指出该天桥暗含着纽约城市规划者摩西的政治意图———限制公共汽车通过该桥,制约穷人和黑人使用琼斯海滩。这一技术产品政治性的新理解加深了对技术中立性的质疑,如技术工具性是否意味着工具无价值载荷,"技术双刃剑"是否意味着技术中立性。另一方面,过去30年围绕着摩西低桥的解释发展出了生态版本、交通法规版本、汽车时代的先见之明等多版本,折射出技术与社会多元的复杂关系。

    2011年03期 v.1 6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HTML全文]
  • 摩西低桥与技术产品政治性

    王阳;

    1980年,温纳提出摩西低桥案例,指出该天桥暗含着纽约城市规划者摩西的政治意图———限制公共汽车通过该桥,制约穷人和黑人使用琼斯海滩。这一技术产品政治性的新理解加深了对技术中立性的质疑,如技术工具性是否意味着工具无价值载荷,"技术双刃剑"是否意味着技术中立性。另一方面,过去30年围绕着摩西低桥的解释发展出了生态版本、交通法规版本、汽车时代的先见之明等多版本,折射出技术与社会多元的复杂关系。

    2011年03期 v.1 6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HTML全文]
  • 试论公共领域科技评估中的几个关系

    方衍;

    针对当前社会上对科技评估存在的不同认识,本文从公共领域科技评估中的几个关系入手,分析了这些关系的内涵与变化、误区与原因、以及对科技评估实践带来的影响。本文还从科技评估制度建设角度,对处理好这些关系提出了相关意见。

    2011年03期 v.1 72-8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HTML全文]
  • 试论公共领域科技评估中的几个关系

    方衍;

    针对当前社会上对科技评估存在的不同认识,本文从公共领域科技评估中的几个关系入手,分析了这些关系的内涵与变化、误区与原因、以及对科技评估实践带来的影响。本文还从科技评估制度建设角度,对处理好这些关系提出了相关意见。

    2011年03期 v.1 72-8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HTML全文]
  • 试论公共领域科技评估中的几个关系

    方衍;

    针对当前社会上对科技评估存在的不同认识,本文从公共领域科技评估中的几个关系入手,分析了这些关系的内涵与变化、误区与原因、以及对科技评估实践带来的影响。本文还从科技评估制度建设角度,对处理好这些关系提出了相关意见。

    2011年03期 v.1 72-8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HTML全文]
  • 政策过程与政策质量

    刘海波;靳宗振;

    近年来,科技政策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依据科技政策的特殊性,提出政治与知识结合的ICD3PA模型描述政策过程,探讨政策过程与政策内容的互动关系,讨论了政策质量的五条标准,提出从完善政策过程入手改善政策内容、提高政策质量。

    2011年03期 v.1 8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HTML全文]
  • 政策过程与政策质量

    刘海波;靳宗振;

    近年来,科技政策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依据科技政策的特殊性,提出政治与知识结合的ICD3PA模型描述政策过程,探讨政策过程与政策内容的互动关系,讨论了政策质量的五条标准,提出从完善政策过程入手改善政策内容、提高政策质量。

    2011年03期 v.1 8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HTML全文]
  • 政策过程与政策质量

    刘海波;靳宗振;

    近年来,科技政策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依据科技政策的特殊性,提出政治与知识结合的ICD3PA模型描述政策过程,探讨政策过程与政策内容的互动关系,讨论了政策质量的五条标准,提出从完善政策过程入手改善政策内容、提高政策质量。

    2011年03期 v.1 8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HTML全文]
  • 国外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评价

    樊春良;邬浩;

    近些年,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日益引起了国外的关注和研究。本文评述国外关注中国科学技术的哪些问题,分析为什么会关心这些问题,探讨国外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长处和短处的评价,提出未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要进一步放宽国际视野。

    2011年03期 v.1 9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HTML全文]
  • 国外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评价

    樊春良;邬浩;

    近些年,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日益引起了国外的关注和研究。本文评述国外关注中国科学技术的哪些问题,分析为什么会关心这些问题,探讨国外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长处和短处的评价,提出未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要进一步放宽国际视野。

    2011年03期 v.1 9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HTML全文]
  • 国外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评价

    樊春良;邬浩;

    近些年,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日益引起了国外的关注和研究。本文评述国外关注中国科学技术的哪些问题,分析为什么会关心这些问题,探讨国外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长处和短处的评价,提出未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要进一步放宽国际视野。

    2011年03期 v.1 9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HTML全文]
  • 从技术的社会型塑看中国的三网融合

    王能能;徐飞;

    三网融合是一次重要的产业变革,也是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一次整合创新。本文以技术的社会型塑理论为依托,分析了我国三网融合的动力机制及其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和地方性,在此基础上尝试探讨为什么要进行三网融合、我国三网融合的困境以及如何走出困境这三个问题,为有效推进我国三网融合创新的实践活动提出了理论依据和策略建议。

    2011年03期 v.1 109-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HTML全文]
  • 从技术的社会型塑看中国的三网融合

    王能能;徐飞;

    三网融合是一次重要的产业变革,也是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一次整合创新。本文以技术的社会型塑理论为依托,分析了我国三网融合的动力机制及其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和地方性,在此基础上尝试探讨为什么要进行三网融合、我国三网融合的困境以及如何走出困境这三个问题,为有效推进我国三网融合创新的实践活动提出了理论依据和策略建议。

    2011年03期 v.1 109-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HTML全文]
  • 从技术的社会型塑看中国的三网融合

    王能能;徐飞;

    三网融合是一次重要的产业变革,也是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一次整合创新。本文以技术的社会型塑理论为依托,分析了我国三网融合的动力机制及其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和地方性,在此基础上尝试探讨为什么要进行三网融合、我国三网融合的困境以及如何走出困境这三个问题,为有效推进我国三网融合创新的实践活动提出了理论依据和策略建议。

    2011年03期 v.1 109-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HTML全文]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