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匡光力1;2;汪文强1
大科学工程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十一五”以来国家已将大科学工程的建设纳入国家的5年规划中,且投入力度逐渐加大。我国目前大科学工程的发展已由“跟跑”逐渐转变为“并跑”,甚至在部分领域出现“领跑”。鉴于我国大科学工程发展之迅猛,其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也逐渐凸显,直接导致大科学工程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将梳理现阶段大科学工程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瞄准大科学工程的科学、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出相应的管理举措。
2021年01期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 王贻芳;白云翔
大科学工程是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的大型科学项目,是体现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战略性的科技资源,大科学设施在我国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科研投入逐年增加,科技论文发表、专利申请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但与之相应的重大成果却不足,这与我国在“大科学”发展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为了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愿景,我们需要把握好世界科技革命的突破方向,在重点领域规划和建设国际一流的大科学设施方面实现引领。本文针对当前的国家战略目标,分析了我国大科学设施发展与世界科技强国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就将面临的机遇展开讨论,对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大科学设施发展战略提出建议。
2021年01期 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 姜鹏
作者结合自己在“中国天眼”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管理经验,探讨了在中国当代科研体制下大科学工程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调整的管理建议,以期为我国后续工程的建设及管理制度的制订提供参考。
2021年01期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7K] - 章萍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被称为“国之重器”与“科创基石”,其投资规模巨大且风险高,运营管理专业性强,私人机构是参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重要力量。基于风险权衡与优势互补,“伽利略”计划公私合作从“公私共建”调整为“公建民营”,其在战略层面、制度层面和机制层面上的实践,对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公私合作项目采用“公建民营”方式提供了路径和启示。
2021年01期 3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 黄振羽
本文基于“行政发包”视角下的权力配置、经济激励和考核控制等三个维度,分析了我国高校大科学装置未能走出治理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运营过程中的政府缺位和剩余控制权缺失,作为大科学装置依托单位的高校及科研人员在当前的激励制度下缺乏内在的变革动力,软预算约束和信息不对称使得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控制失灵。重建控制权是“行政发包”视角下解决中国大科学装置治理困境的重要策略,正在发生的治理变革为此提供了佐证。
2021年01期 4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 李克龙1;2;徐飞1
大科学工程从设计建造到运行,始终存在多元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与冲突。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典型的大科学工程,其在达成科学目标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满足以地方政府为代表的不同利益主体的多元利益诉求,这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以FAST为例,探讨了大科学工程中多元利益主体的冲突与矛盾,分析了不同利益主体的特征、利益冲突的类型及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构建利益主体间协同发展机制,探索保护性开发的利益整合新路以及建立全方位利益冲突治理体系的大科学工程利益冲突协调、整合与治理的新思路,创立多重利益主体协作共赢的科学治理新模式。
2021年01期 6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